廉政动态
隆德:严巡实察推动集中整治见行见效
隆德县委巡察机构持续树牢“一盘棋”思想、坚持“一体化”发力、发挥“一张网”优势,十五届县委巡察紧紧围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安排部署任务,采取板块轮动、分类推进,推动巡察与集中整治工作相融相促,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巡察为民“关注点”。紧盯“6+1+16”个专项整治重点,及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养老、医疗、乡村振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卫生健康领域的6个医疗机构、教育系统的4所学校及全县14个重点村(社区)开展巡察,实现任务同步、工作合拍。巡前征求纪检、组织、审计等10个部门(单位)关于被巡察单位的意见建议,且各巡察组至少配备纪检、组织、审计干部各1名参加巡察;巡中联合纪委、组织、宣传等部门开展至少2次指导督导;巡后与纪委监委案件分管领导及相关科室集中研判问题线索。通过在各乡(镇)、部门(单位)、村(社区)门口及街道、广场、交通路口等醒目位置广泛张贴巡察公告,用村级“大喇叭”循环播放巡察公告音频,开设“码上巡”二维码,设立巡察信访接待点等方式充分营造巡察宣传氛围,把拓宽信访举报渠道作为做好巡察宣传工作的着力点,对村直巡时采取“背包式”巡察,真正让群众了解巡察、信任巡察、参与监督。
找准巡察为民“着力点”。坚持问题导向,围绕集中整治工作重点,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开展监督检查,推动整治工作往深处走、往实里去。分类细化集中整治重点内容,将其列入“四个聚焦”监督清单重点关注,围绕教育医疗、养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领域,深入查找涉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36个,为集中整治纠风治乱提供有力抓手。聚焦项目招标采购、养老津补贴发放、校园膳食经费管理、村集体经济运营等重点工作,紧盯账目和项目,深入发现一批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问题。充分发挥巡察标本兼治战略作用,把集中整治发现的重点问题纳入巡察成果,推动与巡察反馈问题一体整改、集成整改,切实实现“查、改、建、治”一体推进。推动相关部门针对集中整治发现和巡察反馈指出的权力运行关键点、内部管理薄弱点和问题易发风险点修订完善各项制度,为深化改革、堵塞漏洞、源头治理提供支撑。
夯实巡察为民“落脚点”。坚持把纾民困、解民忧、顺民意摆在监督的突出位置,及时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药品食品安全、饮水安全、群众出行难等群众关心、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教育体育局抓实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打造红色思政“石榴花开红六盘”—隆德县中小学(幼儿园)思政一体化品牌,为全县思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发现和推动解决了村(社区)土地流转费兑付不及时、临时救助发放不精准、“老饭桌”作用未发挥、卫生环境整治不到位、村卫生室不开放等多个群众反映强烈、关心关注度高的重点问题、民生问题;发现和推动解决了村(社区)集体经济运行管理中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不规范、村集体经济收益低、管理不够科学规范等问题,助推全县村(社区)集体经济安全规范运行。(隆德县纪委监委)